(笔记)ROC & AUC 总结

Section 1:ROC曲线

ROC曲线也称为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或感受性曲线,ROC曲线上的每个点反映着对同一信号刺激的感受性,主要是用于X对Y的预测准确率情况。

(笔记)ROC & AUC 总结

ROC 曲线图是反映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关系的曲线。

X :负正类率(false postive rate ,FPR)特异度,划分实例中所有负例占所有负例的比例;(1-Specificity)

Y :真正类率(true postive rate ,TPR)灵敏度,Sensitivity(正类覆盖率)( 又是召回率recall

根据曲线位置,把整个图划分成了两部分,曲线下方部分的面积被称为 AUC(Area Under Curve),用来表示预测准确性,AUC 值越高,也就是曲线下方面积越大,说明预测准确率越高。曲线越接近左上角(X 越小,Y 越大),预测准确率越高。

针对一个二分类问题,会将实例分成正类(Positive)或者负类(Negative)。

但是实际中分类时,会出现四种情况(都是针对预测的类别来命名的):

(1)真正类(True Postive ,TP)(预测为正类,实际是正类)

(2)假负类(False Negative ,FN)(预测为负类,实际是正类)

(3)假正类(False Postive ,FP)(预测为正类,实际是负类)

(4)真负类(True Negative ,TN)(预测为负类,实际是负类)

(笔记)ROC & AUC 总结

(笔记)ROC & AUC 总结

由上表可得出横,纵轴的计算公式:

(1)真正类率(True Postive Rate)TPR: TP/(TP+FN),代表分类器预测的 正类中实际正实例占所有正实例的比例。Sensitivity

(2)负正类率(False Postive Rate)FPR: FP/(FP+TN),代表分类器预测的 正类中实际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1-Specificity

(3)真负类率(True Negative Rate)TNR: TN/(FP+TN),代表分类器预测的 负类中实际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 TNR=1-FPR。Specificity

ROC曲线的应用场景有很多,根据上述的定义,其最直观的应用就是能反映模型在选取不同阈值的时候其敏感性(sensitivity, FPR)和其精确性(specificity, TPR)的趋势走向。不过,相比于其他的P-R曲线(精确度和召回率),ROC曲线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当正负样本的分布发生变化时,其形状能够基本保持不变,而P-R曲线的形状一般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该评估指标能降低不同测试集带来的干扰,更加客观的衡量模型本身的性能。

混淆矩阵:

(笔记)ROC & AUC 总结

ROC 曲线其实是多个混淆矩阵的结果组合。

以疾病检测为例,以下是一个有监督的二分类模型,模型对每个样本的预测结果为一个概率值,我们需要从中选取一个阈值来判断健康与否。定好一个阈值之后,超过此阈值定义为不健康,低于此阈值定义为健康,就可以得出混淆矩阵。

(笔记)ROC & AUC 总结

而如果在上述模型中我们没有定好阈值,而是将模型预测结果从高到低排序,将每个结果的概率值依次作为阈值,那么就可以得到多个混淆矩阵。对于每个混淆矩阵,我们计算两个指标 TPR 和FPR, 以 FPR 为 x 轴,TPR 为 y 轴画图,就得到了 ROC 曲线。

(笔记)ROC & AUC 总结

假设采用Logistic 回归分类器,其给出针对每个实例为正类的概率,那么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如0.6,概率大于等于0.6的为正类,小于0.6的为负类。对应的就可以算出一组(FPR,TPR),在平面中得到对应坐标点。随着阈值的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实例被划分为正类,但是这些正类中同样也掺杂着真正的负实例,即TPR和FPR会同时增大。阈值最大时,对应坐标点为(0,0),阈值最小时,对应坐标点(1,1)。

(笔记)ROC & AUC 总结

图中实线为ROC曲线,线上每个点对应着一个阈值。

横轴FPR:1-TNR,1-Specificity,FPR越大, 预测正类中实际负类越多

纵轴TPR:Sensitivity(正类覆盖率),TPR越大, 预测正类中实际正类越多

理想目标:TPR=1,FPR=0,即图中(0,1)点,故ROC曲线越靠拢(0,1)点,越偏离45度对角线越好,Sensitivity、Specificity越大效果越好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015815

Section 2:绘制ROC曲线

Step 1:按照属于”正样本”的概率将所有样本排序。

(笔记)ROC & AUC 总结

Step 2:依次来看每个样本,对于样本1,如果使用样本1 的score值做阈值,即只有score大于等于0.9时,样本才能归类到真阳性(true positive),这样在ROC曲线图中,样本1对应的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为

(笔记)ROC & AUC 总结

其中,只有样本1 被看作是正确分类了(也就是我们预测是正样本,实际也是正样本);其余还有9个实际是正样本,而预测是负样本的(2,4,5,6,9,11,13,17,19);剩下的实际是负样本,都预测出是负样本(也就是false positive = 0, true negative = 10)。

从混淆矩阵中,我们可以算出X轴坐标(false positive rate)= 0/(0+10)= 0 和Y轴坐标(true positive rate)= 1/(1+9)= 0.1,这就是下图中的第一个点。

(笔记)ROC & AUC 总结

同理来看样本3,样本3 的混淆矩阵为:

(笔记)ROC & AUC 总结

其中,样本1,2 被看作是正确分类(也就是预测是正样本,实际也是正样本);其余还有8个实际是正样本,而预测是负样本的(2,4,5,6,9,11,13,17,19);而样本3是假阳性(预测是正样本,实际是负样本);剩下的(7,8,10,12,14,15,16,18,20)实际是负样本,都预测出是负样本(也就是false positive = 1, true negative = 9)。

从样本3的混淆矩阵中,可以算出X轴坐标(false positive rate)= 1/(1+9)= 0.1 和Y轴坐标(true positive rate)= 2/(2+8)= 0.2,这就是上图中的第三个点。

依次把20个样本的混淆矩阵列出来,再算出X轴坐标(false positive rate) 和Y轴坐标(true positive rate),就可以得到ROC曲线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44912/answer/246037337

Section 3:AUC值

AUC (Area under Curve) ROC 曲线下的面积,取值范围一般在0.1 到1 之间,很多时候ROC曲线并不能清晰的说明哪个分类器的效果更好,而AUC 作为数值可以直观的评价分类器的好坏,对应AUC 值更大的分类器效果更好。

AUC 的常用计算方法有:

  1. 梯形法则:早期由于测试样本有限,我们得到的 AUC 曲线呈阶梯状。曲线上的每个点向 X 轴做垂线,得到若干梯形,这些梯形面积之和也就是 AUC 。
  2. Mann-Whitney 统计量: 统计正负样本对中,有多少个组中的正样本的概率大于负样本的概率。这种估计随着样本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逼近真实值。

AUC的用途

从 AUC 判断分类器(预测模型)优劣的标准:AUC 值越大的分类器,正确率越高。

  • AUC = 1,是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存在至少一个阈值能得出完美预测。但在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 0.5 < AUC < 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 AUC = 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抛硬币),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 AUC < 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总是反预测而行,就优于随机猜测。

(笔记)ROC & AUC 总结

不同模型的比较

总的来说,AUC 值越大,模型的分类效果越好,模型的检测结果越准确。不过两个模型AUC值相等并不代表模型效果相同,例子如下:

下图中有三条 ROC 曲线,A 模型比 B 和 C 都要好。

(笔记)ROC & AUC 总结

下面两幅图中两条 ROC 曲线相交于一点,AUC 值几乎一样:当需要高 Sensitivity 时,模型 A比 B 好;当需要高 Speciticity 时,模型 B 比A好;

(笔记)ROC & AUC 总结

最优临界点

所谓找到最优临界点,就是保证TPR高的同时FPR要尽量的小,建立 max(TPR+(1-FPR))的模型。有两种方法:找到离(0,1)最近的点和Youden index。

(笔记)ROC & AUC 总结

1.令Sn 和 Sp 分别对应于 sensitivity 和 specificity,所有 ROC 曲线上的点到 ROC 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 ,让 d 最小的点即为最优临界点;

  1. Youden index : 最大化 ROC 曲线上的点到 x 轴的垂直距离(最大化 TPR (Sn) 和 FPR (1-Sp) 的差异);

性能比较-Delong test

ROC曲线的性能可以通过曲线下面积即 AUC来得到,可以使用Delong test 来通过统计学的角度比较两个 ROC 曲线,可以得到两个曲线的 P 值,P < 0.05可以看作两个曲线有较大差异。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2197756

Original: https://blog.csdn.net/qq_40728667/article/details/123119335
Author: Think@
Title: (笔记)ROC & AUC 总结

原创文章受到原创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ohngo689.com/661783/

转载文章受原作者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出处!

(0)

大家都在看

亲爱的 Coder【最近整理,可免费获取】👉 最新必读书单  | 👏 面试题下载  | 🌎 免费的AI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