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进队之后

CCF NOI 还没有发今年的题面,我只好把补题计划向后推迟。虽然我记得每道题目具体在讲什么,也不是不能补题,但我打算做些更有意义的。

从发榜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28 个小时,我整个人处于一种 “半在线” 状态,一天下来啥也没干但是很困。我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暂时还没有动力去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现在就在做应该做的,且目的是给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提供动力。

想说的基本上写在这里了,以后想到别的也不会公开了。

这两天我刷了很多选手的游记,他们大部分都是 Ag 或 Cu 遗憾离场。很抱歉我难以感同身受他们正经历着的心理上的折磨或是思想上的矛盾。我本希望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可是集训队名额只有 50 个,在这场零和博弈中总有人会成为第 51 名。因此,我更希望大家在这场盛会中收获宝贵的友谊,回忆,成长,与平和的心态,它们不是零和的,它们无价且无穷。还有小部分 Au 选手。有高一 Ag 高二 Au 的,我衷心为他们感到高兴,不用高三一年补三年文化课了,但可能还是要补。还有高一和初三 Au 的,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因为 CTS 名额只有 30 个,国家队名额只有 4 个。也许你会觉得我一个连 FFT 和 LCT 都不会的选手怎么可能走得更远,我跟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你先别急。

有人说集训队二十名以下都是随机选人,对此我深感认同。存在一些我认为很强的,有集训队水平的选手因为 NOI2022 糟糕的区分度被送退役了,包括但不限于 DMoRanSky,froggy 和 lnzwz。我感到很可惜,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如果我认识 51 个人,包括我自己,根据鸽笼原理,一个集训队名额只能给一个人,那么总有一个我认识的人进不了队。反观我自己,不会什么高级算法,D2T2 这种能力范围内的贪心也没切掉,只是展现出了较稳的打部分分水平,于是就进队了。科技题的减少大大降低了随机区分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很多 Ag 选手 “空有一身绝技”。这就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选手敲响警钟:如果你的目标是进集训队,那么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而不是学虚无缥缈的高端科技。不是说不要学,而是注意时间和重心分配。

至于我的同学,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家高二继续加油。

很多人问我 Au 之后的打算,我的回答是继续打。至少目前我对信息学的热爱不减当年,这次经历恰为它点上一把火。你问我 “当年” 是什么时候?我不清楚,也许是初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从升学不再是我学习 OI 的最终目标(也许从来就不是过,但我觉得其实不是这样),我可以任性一点,像曾经那样想做什么题就做什么题,想学什么算法就学什么算法。在南外打 OI 是自由的,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食堂买薯条或者面包。现在我更自由了。功利的目标压抑着兴趣的发展,但破除桎梏后,我的热爱就可以野蛮生长。从这一点看,进队是有益的。至于 “有学上”,不过是兴趣的副产物罢了。

在 NOI 前,当我听到 csy 说自己的目标是重铸江苏荣光时,我顿时肃然起敬。可惜他没能够力挽狂澜,今年是江苏最坏的一年。看到江苏团体总分排名第十,一种莫名的使命感从我心中升起。我想在明年国赛的赛场上为江苏出力,这坚定了我再打一年的信心。

一月初我入坑了 tetr.io,二月初因为过于消耗时间决定暂时弃坑,进队后再玩。但是我今天打了两把,觉得没意思就关了。二月底我入坑了 phigros,七月底因为过于消耗时间决定暂时弃坑,卸载了,进队后再玩。但是我今天甚至连把它下回来的欲望都没有。这些都不重要了。进队之后曾经看起来充满诱惑的事情都变得没劲了。类似的事件发生了很多次,我暂时不能理解这是人脑的什么机制,以后有机会深入钻研一下。相比于游戏,我更应该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做一些很有意义但以前被我视为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我现在有更多时间。

我从始至终一直强调着过程而非结果,我是 “过程远大于结果” 的忠实信奉者,并希望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更多人。我认为我的高一充实且有意义,45% 来自于我的成长,45% 来自于我所经历的事件,剩下 10% 来自于进队。也就是说,即使我没进队,我也能感受到十分之九的现在的快乐。

Original: https://www.cnblogs.com/alex-wei/p/finale_prelude.html
Author: qAlex_Weiq
Title: 写在进队之后

原创文章受到原创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ohngo689.com/644487/

转载文章受原作者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出处!

(0)

大家都在看

亲爱的 Coder【最近整理,可免费获取】👉 最新必读书单  | 👏 面试题下载  | 🌎 免费的AI知识星球